最新新闻列表

毕业季:师长寄语

时间:2015-07-08浏览:2061设置

校长刘宇陆: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2015届全体毕业研究生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引领你们走上研究道路、陪伴你们走过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导师、亲人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同学们,三年中,你们见证了学校跨越式的发展,这其中你们也奉献了青春和智慧。这三年,学校科研经费和国家项目年年新高,列全市市属高校第五;2014年学校实现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的历史性突破。在学校60周年校庆活动中,你们还是热情周到的志愿者,向海内外来宾展示了上应学子的主人翁姿态。
  同学们,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任,也是一所大学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2012年学校研究生招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力支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和专业学位改革实验项目,搭建和完善了研究生创新教育平台。通过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高水平论文奖励、创业训练、学术论坛、暑期学校、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方式,让研究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同时,还可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进行学术交流、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
  同学们,三年中,你们秉承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使自己在专业素养、人格品质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完成了人生一次新的跨越。电气学院郑宝国同学在以激发研究生群体的创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的“2014年第十一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全国三等奖。化工学院丁秋莹同学申请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暑期青年科学家项目,参与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大豆生产的影响以及适应技术可行性的研究。材料学院刘冯新同学,在新型材料性能研究获得重要进展,不仅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论文4篇,而且还得到“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资助。这样的案例枚不胜举,在学校提升发展、科研攻坚、学术创新的过程中,你们是参与者、见证者,更是推动者和创造者,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作为上应最为优秀的学子,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我知道,你们为了获得实验数据而通宵达旦;我知道,你们为了发表学术论文挑灯夜读;我知道,你们时刻关注母校发展,给校长信箱建言献策;我还知道,你们经历了各种成长中的迷茫和彷徨。有的同学历经打击和挫折,在多少次快要放弃时咬牙坚持,在无数次自我激励中走到今天。我认为,大家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顽强坚持所换来的,不仅仅是一段充满汗水和泪水的青春记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拥有了更加强大的内心,夯实了专业基础,坚定了科学精神和战胜各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这才是三年中大家最重要的收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那个还好没有退缩的自己,送给自己的执着和付出,送给自己的成长和未来!
  同学们,今天你们即将告别校园,带着知识、技能、梦想、友谊,也带着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精神去谱写人生新的篇章。你们之中的有些同学即将前往清华、复旦、交大等国内外等知名学府继续深造,成就学术梦想;有些同学将奔赴国家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有些同学乘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东风,开始自主创业之路。无论你们选择走哪一条路,母校都衷心祝福你们。
  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途之时,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与各位共勉。
  第一,心怀感恩,砥砺前行。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你们接受了严格的学术训练,获得了更高的学历,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你们即将走出校门,成为一个“社会人”,希望同学们更要记住曾经帮助自己成长的每一个人。唯有心怀感恩,才会懂得宽容,不抱怨、不计较;唯有心怀感恩,你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帮你在逆境中寻求希望,在悲观中寻求快乐;唯有心怀感恩,才会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得到他人的帮助,成就自己的事业。感恩是一种认同,一种回报,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是人生中的大智慧,成功在于知恩图报。
  第二,坚守梦想,知行合一。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就有追求,梦想是人类进步发展的动力。梦想的成功注定离不开奋斗,成功之路充满着艰辛,荆棘遍布。郭沫若说,“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平庸和卓越之间的距离,不是天赋,而是坚持。唯有坚持,才能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今天毕业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要用持之以恒的学习和思考来为自己的梦想注入文化积淀和精神养分。任何时候都要留一定时间和空间给自己,精心雕琢青春,要懂得选择和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追求内心的平和富足。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同学们都要耐住寂寞去追求梦想,坚信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不放弃、不言败,终有所成,以坚定的意志,去拥抱美好的未来。
  第三,敢于担当,立命天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素来把责任担当作为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显示了对国家、社会、个人责任的担当。只有这样,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内心才不会感到迷茫和空虚;也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一所大学的责任是培养出能够自觉承担起服务国家,推进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卓越人才。希望同学们自觉担当起这种责任,立足现实,面向社会,把90后所拥有的独立的人格、创新的意识、不畏艰难的勇气,用在关心社会、关爱他人上,用自己的所学和所行,引领风尚,造福社会,让自己从优秀走向卓越,为这个国家和社会增添更多的正能量!
  同学们,离别时刻,是否还有一点点遗憾没有完成,或许大家若干年后还会想念奉贤360度的另类海风,还会忆起通宵在实验室一起烧炉子的时光,这些都是你们青春岁月里的珍贵记忆。此时此刻,我希望你们把遗憾、失望、抱怨都留在校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无声岁月飘然去,心中温情永不减。今后学校的声誉和荣辱都有你们的一份责任和力量,你们的过去和未来都将永远烙下“上应人”的印记。求学不易,生活更不易,且行且珍惜。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家园。欢迎同学们常回家看看。
  最后祝大家一帆风顺,身体健康,鹏程万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