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我校应用催化研究所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面获重要进展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12-04-10浏览次数:652

  日前,我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催化研究所催化新材料课题组沈绍典副教授、卢冠忠教授及其合作者在以往成果的基础上,巧妙地利用无机盐和有机醇能改变表面活性剂胶束聚集形态的现象,通过有机-无机协同组装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六角剖面的介孔椭球。
  相比球形的微纳米粒子,非球形的椭球状微纳米粒子因其形貌各向异性的特点,在光催化、光子学、电磁学、凝聚态物理以及流体学领域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比如椭球状微纳米粒子可以用于物理学的布朗运动、数学的最大堆积、医学领域的药物输送的研究模型。 
  据介绍,我校制备的这种椭球,其长轴和短轴以及轴比可以通过改变乙醇用量而随意调节。由于椭球内部还拥有平行于长轴的介孔孔道,通过往孔道中填入磁性前驱体,得到具有磁取向性的椭球复合粒子,这种磁性椭球复合粒子能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作沿磁力线方向的有序排列;同时,将磁性椭球复合粒子用氨基硅烷作进一步表面修饰后,还能作为药物、基因输送的载体用于癌细胞的研究。
  该成果为光催化剂、导向组装和药物输送等方面新材料的设计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Chemistry of Materials》(Chem. Mater. 2012,12,230.)上。

[文/图:化工学院 毛东森]
[责任编辑:宣传部 吕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