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11月8日 杨文喆:金秋话养生

发布者:陈立波发布时间:2016-11-02浏览次数:247

题目才聚语海”天天讲系列讲座:金秋话养生

时间118 18:00

地点图书馆B101

主办:学工部、校团委

承办机械学院

报告人简介

    杨文喆,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医学博士,中医师。多年从事中医学经典的教学和临床诊疗工作。对中医经典的临床应用、教学与研究积有一定的心得与经验。发表学术论文及译文三十余篇,参编学术专著五本。

报告简介:

    如果把《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方技”狭义理解为医药的话,那么展开来主要有医经、经方、房中和神仙四个方面。如果把这四者转换成现代概念的表述,可简化为医学理论、临床治疗和日常保健三大块。医学理论出自人脑的加工整理,药物治疗存在于临床的诊疗实践,日常保健则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间。医理发挥与养生保健可附丽于临床治疗,也可另立独行,或者二者合流。医理发挥如果完全脱离了临床或生活的实践,即容易失去其原有的实际价值。同样,如果养生保健没有理论的指导和药物的帮助,也是个缺憾。从整个文化角度来观察和思考中医药学,色彩比较浓厚的一个是医理,一个是养生,于是医理与养生也就十分容易结合到一起,因为养生也需要正确的理念作为引导。从临床的角度也可切入养生,主流是药物调养的方法,今天的膏方调理大家也很熟悉。再扩大一些,药食同源,于是食疗和药膳倍受关注,现代则和营养学的知识互补。古代的日常养生与现代预防保健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十分必要,现实也已经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