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科学网:上海创业学院“孕育”科技创业教育新模式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19-08-30浏览次数:54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科学网  2019年07月16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7/428422.shtm



优势互补,跨界合作

上海创业学院“孕育”科技创业教育新模式

2019/7/16 13:54:23 作者:黄辛 刘洋

7月16日,上海创业学院成立仪式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行。上海市委副秘书长燕爽,中共上海市科技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岩,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中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委员会书记刘宇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总工程师陆敏等领导莅临现场,共同见证上海创业学院启动,标志着科技牵手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科技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正式开启。

双创升级:新需求、新特征提升创新创业新内涵

随着“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改善,创新创业主体日益多元,各类支撑平台不断丰富,创新创业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创业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家又提出了“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这一更高要求。

着眼双创升级带来的新需求,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范围更加广泛,不管是创新创业范围还是创新创业主体以及创新创业领域,都将向更大范围发展。二是全过程融合,推动“双创”向更高层次发展,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做到前、中、后端同时发力,提升创新内涵。三是全要素集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全球化的视角聚集全要素资源,推动“双创”向更深程度发展。

跨界合作:上海科技界与教育界成功牵手,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

市委市政府始终十分关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和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高校、院所和双创基地等多方也都围绕这个重要议题展开了积极探索。面对双创升级的新需求和新要求,上海市科委与上海市教委携手就如何汇聚双方优势资源,构建一个能够融合教育培训、投资融资、法律法规、技术创新、信息共享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新平台,从而成为上海推动创新创业快速发展新引擎这一新课题进行了大胆破题和深度融合,整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双方资源优势,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为发展模式,共同创建了上海创业学院。

陆敏表示,“上海创业学院”的成立,是上海科技界与教育界“成功牵手、跨界合作”,是上海“双创”教育事业发展上的一件大事。“上海创新学院”的诞生就是一个汇聚多方优势资源,打破科技创业培训“理论派”与“实践派”的隔阂,打造科技创业教育新模式的大胆尝试和成功案例,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据悉,上海创业学院正探索建立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体系化、科学性的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将高校教师资源、课程资源与创新创业导师以及社会上的科技创业培训资源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形成优势,针对不同受众构建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培训项目。

作为旨在培养上海创新创业高端人才、为上海“双创”事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输送“新鲜血液”的院校,“上海创业学院”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的神圣使命,将为全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双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据悉,从7月15日开始,上海创业学院首批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场专业深度的培训课程,分别是2019年上海孵化器管理人员培训班、2019年小巨人培训班以及2019年度第二期科创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切中时下热点、贴合企业需求,也为参加培训的学员和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学习、交流、沟通、对接与合作的资源平台。

创业导师、华创互动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旭认为,上海创业学院的成立,恰逢其时,它为科技企业家的培育,带来了三重有益的探索:一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二是探索构建科技创业的交流平台。第三重探索,是传承机制的建立。同时,上海创业学院也是创业导师交流的平台,专注于几个大的管理课题,群策群力,汇集智慧,将成为上海创业政策制定的智库,成为科技创业者的智库,协助推动科技创业普遍面临重大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