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解放日报:《材料学概论》课开讲“李广射箭”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19-09-16浏览次数:393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解放日报  2019年09月09日  05版 

查看该版:

原文地址: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09-09/getArticle.htm?id=278175




上海应技大把思政教育教改成果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材料学概论》课开讲“李广射箭”

2019年09月09日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彭德倩

“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根据这个史料,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的卢纶写下了‘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五言绝句……”

这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它既不是文学课,也不是史学课,而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徐家跃给学生上《材料学概论》课。

专业课开讲“李广射箭”,应技大探索思政教育如何“放盐”,使之更有味,更吸引学生。

“4S教学法”进课堂

“别人从这个记载里看到了飞将军李广的勇武,而我从这里看到了汉代冶金技术的精湛和发达。”课堂上,徐家跃从《盐铁论》等文史资料入手讲到:“汉代中国冶铁业实行官营,冶炼技术和炼铁点设置都有很大进展。《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已在全国设立48个铁官,下设炼铁场,足见当年冶铁工业的盛况空前。”

把这些丰富的文学与史学资料吸收整合进《材料学概论》专业课,徐家跃专门辟出一个章节“材料与文明”,重点讲述中国古代材料成就。他说,这样就不仅能把材料学的历史脉络讲清楚,而且能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受到徐老师课堂教学的启发,无机非金属专业学生程昆说:“两千多年前,汉武帝驱逐入侵中原的匈奴,并非凭空实现,靠的是综合实力。而今天,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更要大力提倡‘中国智造’,创造‘中国芯’,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通过在全校范围对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的培养,引导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每一位教师都结合学科积极挖掘专业课隐性育人元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李国娟介绍,在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们探索推出“4S教学法”。4S,即师、时、史、势,在专业课教学中,以本学科的学术大师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向师长楷模学习、以实时热点直面社会和回应疑问、以学科发展史料为涵养、以学科发展史料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把价值引领要素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巧妙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次教学行为全过程都体现育德,课堂教学成为育德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要路径。

问卷调查显示,89%的应技大学生认为通过课程的学习,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88.7%的学生对试点课程的效果感到满意;88.3%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形式表示认可,认为有助于专业知识的掌握。

“放盐的学问”值得细究

《吕氏春秋·本味》中认为,“大夏之盐”是“和之美者”饮食中的佳品佐料,师、时、史、势作为这样的佳品佐料,激发了专业课程“食材”的味道,课堂“营养”更加全面。

然而,“放盐”也要因课而异、因事而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把课程思政建设与学校办学定位、各专业特点、各课程特质等紧密结合,科学“放盐”、艺术“放盐”,不断细化隐性思政。

主讲《乳制品工艺学》的教授周小理颇有体会:“所有的课程都不能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一定要与授课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这种背景既可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是火热的现实生活。既可以是本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著名企业、知名人物,也可以是人人知晓的历史事件。”

食品专业大四学生郭志茹说,周老师通过国内外乳业科学技术水平、产品标准、产业发展态势和国民消费水平等大数据的比较,以企业典型案例植入的方式,让我们增强了文化自信、行业自信。

据悉,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催生了许多别开生面的课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宇陆说,在学校推进的课程思政改革中,各门专业课程都特色鲜明、各有侧重,使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有效激发了学生求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