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澎湃新闻:今天,全国首个独立化妆品专业学院在上海这所高校成立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19-09-29浏览次数:371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2019年09月17日

原文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44501?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今天,全国首个独立化妆品专业学院在上海这所高校成立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2019-09-17 22:06  来源:澎湃新闻

全国首个国际化妆品学院在上海成立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供图

如何给婴幼儿做出一个配方“干干净净”的护肤品?防晒化妆品如何能涂得少效果还好?这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需求”,未来都将成为上海这所高校的研究项目。

9月17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成立,这是全国首个独立化妆品专业学院。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是中国最早系统培养香料香精技术人才的教育点。2008年,在香料香精专业(轻化工程)基础上,该校增加轻化工程(化妆品)方向招生,专业培养化妆品专业的人才。2018年,该校成为国内首个获批“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迄今已为化妆品行业输送人才500余人,成为化妆品行业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的重镇。

在化妆品学科方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已积累了一定科研成果。

例如,该校国际化妆品学院执行院长张婉萍教授开发的一款婴幼儿护理产品,已被新华医院、华山医院、长海医院等上海绝大部分三甲医院运用于临床,并在全国21个省市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儿童系统医院等全覆盖,获得了广大医师、患者的好评。

这款产品由张婉萍与上海麦坤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该公司于2017年底将产品投产,2018年该企业产值突破亿元,2019年前半年企业社会零售总额突破两亿元。

该产品的技术属于原创性发明专利保护技术,为临床婴幼儿皮肤护理提供了安全保障,突破了中国国内婴幼儿皮肤护理产品的技术瓶颈,也赢得了市场肯定。未来张婉萍将继续开发婴幼儿洁肤产品、臀部护理产品等,为婴幼儿提供更全面、更安全的护理。

又如,张婉萍课题组开发的包覆防晒剂载体技术。防晒化妆品的防晒性能主要源于防晒剂,高防晒指数就意味着需要提升防晒剂的含量,而防晒剂均为化妆品中的限用原料,增加使用量,就意味着提升了对皮肤刺激性的风险

张婉萍课题组运用新型载体技术,在不提升防晒剂添加量的前提下,通过载体与防晒剂的协同增效,提升了新载体包覆防晒剂的防晒性能,这一载体技术在高浓度防晒剂(40%-50%)含量的情况下,依然有良好的流动性。这一技术非常有利于开发高防晒指数的防晒喷雾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于实际产品体系。

这一技术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打破了国外化妆品技术领先的局面,提升了民族产品的竞争力,缩短了与国外化妆品技术的差距。包覆防晒剂载体技术只是该校研究开发包覆载体技术之一,这对于神经酰胺、植物油脂等都根据其化学结构构建了适合的载体技术,并都实现了产业化。

国际化妆品学院学生未来做什么?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教授介绍,国际化妆品学院以两个“一体两翼”为办学思路,在学科定位上,以化妆品科技为体,以艺术设计和品牌营销管理为两翼。在办学模式上,以化妆品学科专业平台为体,以国际化和产业化为两翼,通过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搭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平台,培养化妆品领域集学术、技术、艺术和话术于一体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上海的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和国际“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未来,国际化妆品学院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将在掌握化妆品领域基础理论、工艺原理及工程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营销管理能力和艺术时尚修养,成为能够在化妆品领域从事质量控制、产品研发、功效评价、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具有创新能力、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化妆品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成为能够在化妆品相关单位从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技术服务、品质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而化妆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成为具有先进设计理念和国际化视野、扎实的设计应用能力、创新思维与专业沟通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化妆品行业及相关企业和设计机构,针对包括但不仅限于产品包装、品牌视觉、外观造型等方面从事设计、开发、研究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责任编辑:高文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新闻报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