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中新网上海:沪上高校首家“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在上应大成立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19-11-26浏览次数:564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新网上海 2019年11月19日

原文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9-11-19/66857.s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沪上高校首家“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在上应大成立

2019年11月19日 16:1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11月19日电 (许婧 董国文)上海应用技术大学19日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成为沪上首家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的高校。

  “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是为了巩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任务,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律,促进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加强学术交流与探讨的重要举措。”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柯勤飞介绍。

  2017年以来,上海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为重点,启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顺应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契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为全国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贡献了独有的“上海智慧”。

  今年9月,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上海市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遴选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和“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成为“整体改革领航高校”,是其中唯一的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

  “如何推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助力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打造课程思政建设高阶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题教育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柯勤飞说,我们对标“领航高校”建设要求,通过多种调研形式,检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了7项近期及长效推进的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推进措施,其中包括挂牌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

  据介绍,在前期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终坚持“盐溶于汤”理念,立足办学定位、专业特点、课程特质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因课而异、因事而新,探索科学放“盐”、艺术放“盐”,根植应用技术办学特色构筑铸魂育人同心圆,解决了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要育什么德、怎么教、怎么建、怎么用等主要问题。

  “比如在育什么德的根本问题上,我们坚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勇担责任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柯勤飞说,这个培养目标以“厚德”“精技”为魂,分别包括政治制度、国情观念、价值信仰、审美情趣、实证求真等32个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9大未来工程师ASciT爱科技关键能力。有了这个指导目标,教师在专业授课中对于隐性育人因素的挖掘就有了抓手和准则,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门专业课程隐性育人元素的有效渗透融通。

  对于怎么教的问题,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推广师、时、史、势“4S”教学法,以本学科学术大师作为榜样引导学生向师长楷模学习、以社会实时热点直面社会和回应疑问、以学科发展史料为涵养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把价值引领要素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巧妙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形成了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处处讲育人的格局。

  “当然,对于怎么教、怎么建、怎么用,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展,我们成立研究中心就是要推动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向2.0版高阶发展,为整体改革夯实基础。”柯勤飞表示,当前教师已经普遍具备了育德意识,关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与水平,今后研究中心具体的工作规划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研究项目带课程建设、带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带动师资培训、制度创新和一批精品示范课程建设等,形成更多成果、更大辐射,助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据悉,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如何继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全国各类高校关注的焦点和育人着力点。(完)  


编辑:许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