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20-03-06浏览次数:661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年03月05日

原文地址: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003/t20200305_303543_wap.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思政课的全新打开方式

作者:任朝霞 尤隽 时间:2020.03.0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尤隽)为什么我们在转角时会遇到爱?全民战“疫”的日子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爱叶老师给同学们写了一封信,生动形象地教给同学们在防疫抗疫中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辨别事物,一时间,成为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热捧的“思政必修课”。

在战疫的特殊时期、特殊情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2月初开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就组织骨干老师成立了在线思政教学互助小组,开始了教学研讨。3月2日,随着学校正式线上开学,一堂堂生动的在线思政课上线,为远在祖国各地的学生送来了丰富的“精神能量包”。

“要适应网上教学,我们要先做学生,再做老师。”谈起一个月来紧张而忙碌的备课生活,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马光霞老师说。

从教室走到网上,不但意味着教学手段的改变,更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如何选择最优的网络教学平台并熟练运用,是摆在思政老师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从“不适应”“不会用”到主动“拥抱”新形势、新要求,从“超星”“智慧树”“雨课堂”“中国大学慕课网”到“钉钉”“腾讯会议”等不同的平台,从直播、录像到视频会议等多种上课方式,为了上好云端的“网络思政课”,老师们可谓使出了“洪荒之力”。

思政课从教室搬到网上,不少老师通过这两天的教学实践,看到了其中的“优点”,对网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网课在集成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方面有很大优势,一定程度上说是把教室的‘墙’推开了。”马光霞老师说,“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配合学生的课外学习,老师们把课外辅导资料‘搬’到了教学平台上,包括各种在线慕课、学习课件、习题、视频资料、电子图书等,将平台打造成了图书馆和资料室。”

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的李英杰老师上课前半部分用“钉钉”进行直播讲解,后半部分则在超星平台上安排学生进行讨论。“网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时间空间的局限,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可以说是思政课的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两天的网上教学实践,让她颇为惊喜。对此,包树芳老师也深有同感:“原以为网上教学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但没想到实际的效果却非常好,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率大大提高了,气氛也相当活跃。”

“抗疫故事就是最生动的思政素材,向青年大学生们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向学生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爱精神,是我们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赟说。

作者:任朝霞 尤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