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中国教育新闻网:上海:云端思政课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20-03-07浏览次数:802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0年03月06日

原文地址: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3/t20200306_304173.html


上海:云端思政课引领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2020年03月06日 作者:任朝霞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我的奶奶从医七十年,在退休后的二十年里仍用自己的专长在社区服务病人。如今我薪火相传,如果奶奶在天之灵能够知道我这么勇敢,她一定会感到欣慰。”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以“凝聚青春正能量,众志成城抗疫情”为主题的同济大学特别主题团课开讲,学校在读博士生、东方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李昕的讲述让人潸然泪下,引发了观课学生的满屏弹幕。

思政课怎样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小课堂怎样同社会大课堂结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悄然改变着上海学校思政生态。上海学校思政战线把疫情防控中的鲜活素材作为生动教材,利用网络“空中课堂”力促思政教育综合改革,积极构建“云上思政”大格局,思政教育点对点,心理关怀心贴心,引领广大学生在战疫中成长。

战疫故事成为最生动思政教材

从1月24日除夕夜首批上海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至今,上海已有1000多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防控一线,这些“最美逆行者”用勇敢的行动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不在抗疫最前线,同样可以为抗疫贡献力量。在上海,各行各业的人们众志成城、共赴时艰,在疫情联防联控中上演着一幕幕暖心的感人故事。

“逆行者身上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战疫中展现了怎样的中国力量?”2月28日,上海中小学在线教育“空中课堂”第二次试播,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政治特级教师、华东师大一附中陈明青带来了《在战疫中成长》的德育公开课,引领全市142.9万中小学生一起学习聆听这场“硬核”战疫中让人暖心、令人动容的故事,感悟自己与国家、当下与未来、使命与责任,思考“当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做什么”。

“逆行者的故事深深打动着青年大学生们,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责任和担当。”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工学部辅导员王雪俏在工作日记中写道。早在2月初,沪上各高校的辅导员们就忙碌起来,在云端和每一位大学生建立起直接联系,守护学生安全健康,关爱学生心理成长。一个个感人故事,一篇篇抗疫网文,一堂堂防疫“云班会”……辅导员们精心定制的“精神能量包”传递着温暖和力量,也把思政教育滴灌到了学生心上。

疫情发生后,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迅速行动,依托“易班”网建设上海高校思政课在线课程平台,上线市级在线示范课。汇聚全市优质资源,打造市级示范课程,及时将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并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特点,开发上线一批“生命、责任、家国”系列中小学思政微课程。

“空中讲师团”有了强大阵容

“我是医生,也是教研室副主任。今天早上是我的课,我应该在岗位上。”3月2日一早,第四批国家援鄂中医医疗队员、岳阳临床医学院樊民教授出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在线课中。

当天同时出现的还有另外4位身处武汉抗疫一线的教师,龙华临床医学院方邦江主任在赴雷神山之前已经赶制了面向全校师生的疫情防控公开视频课,这次的在线教学,他又请缨上阵:“到了雷神山,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好很多病人,我有太多的思考和想法要告诉同学们。”

除了遣方用药的感悟,主讲教师们的“身正为范”也为课程思政注入新的内涵。

上海学校思政课的讲台上不仅有各科教师、辅导员,更有书记、校长和知名专家,“空中课堂”也不例外。

上海交通大学在线教学第一课开讲,校党委书记姜斯宪说起自己的求学往事“一周学习90小时”,成了相关话题里的“热门笔记”之一。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在“开学第一课”上,向同学们生动阐释“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同济精神。上海财经大学的“开学第一课”内容更加丰富,上半堂课由校党委书记许涛和校长蒋传海主讲,下半堂课转播市教委推荐的《新冠肺炎防控第一课》,由“疾控女侠”吴凡和“硬核教授”张文宏讲授。

抗疫没有候补队员,思政教育也没有旁观者。正如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所言,“疫情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教育的一场大考。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既要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更要注重强调‘停课不停育’。在全民战‘疫’中提取教育内涵和精髓,把握疫情防控中的教育契机给学生注入“精神疫苗”,是每位教育人的责任。”

“云端思政课”展现别样魅力

思政课来到“看不见学生”的线上课堂怎样才能上出实效,上出高质量?

基于疫情防控需要,线上教育活动成为首选。上海市教委通过“易班”网站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举办“守护你我、爱满天下”上海高校师生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征集等线上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用诗歌、散文、摄影和朗诵作品等表达抗疫必胜的信心。

各学校也不断创新,推出一场场线上教育活动。同济大学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举办了一场特别的主题团课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约20万青年学子通过哔哩哔哩网站在线听课,并与前方医疗队员们互动。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带来的团课《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一场全球治理的压力测试》,引导同学们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待此次疫情,学会建设性评论和积极的建议,共同对抗谣言。

“云端思政课”深深吸引着青年学子,也引领着同学们健康成长。在爱国主义情感一次次的激荡中,他们更加感悟到未来个人生命价值与为人民、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紧密联系的崇高生命意义。

“我相信,这次洗礼带来的收获,广大学子将终身受用。”沈炜认为,这次疫情是我们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是我们青少年成长的一次磨炼,更是我们走向民族复兴的成人礼。(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任朝霞)

作者:任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