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光明日报:上应大设计“云端”教学法打造思政“三个课堂”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20-04-27浏览次数:753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光明日报 2020年03月15日

原文地址:http://share.cloud.gmw.cn/yunmei-share/?shareTitle=%E4%B8%8A%E5%BA%94%E5%A4%A7%E8%AE%BE%E8%AE%A1%E2%80%9C%E4%BA%91%E7%AB%AF%E2%80%9D%E6%95%99%E5%AD%A6%E6%B3%95%E6%89%93%E9%80%A0%E6%80%9D%E6%94%BF%E2%80%9C%E4%B8%89%E4%B8%AA%E8%AF%BE%E5%A0%82%E2%80%9D&shareImg=https://s.cloud.gmw.cn/2016/json/upload/resources/image/2016/12/13/6100070.png&shareDes=&sourceUrl=http://s.cloud.gmw.cn/gmrb/c/2020-03-15/1375595.shtml&articleId=1375595&token=2fe362a37bb795b5d0c37ddd07931f79


上应大设计“云端”教学法打造思政“三个课堂”

2020-03-15 17:55 光明日报客户端 孟歆迪


疫情发生以来,“云端思政”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课堂,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园内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上好在线思政课,学校通过“云平台”针对全校本科生开展网络调查,马院教师组成团队针对问题逐个分析、反复研讨,最终设计了适合线上教学、涵盖不同课程、针对不同学生的“云端”教学法,打造了“三个课堂”。

用日记记录历史,打造“日记课堂”。“我看到很多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贡献,还看到许多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总有一股力量激励我。2月20号开始,我在武夷路沿街做‘铁门常闭’的巡查员……”这是学生的一篇日记,也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思政课的课堂作业,布置作业的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院教师包树芳。

“《近代史纲要》课首先就要突出历史性,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为宗旨。”作为该门课程的教师,包树芳老师认为,当前的在线课堂,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反映。既然是历史,就一定要记录下来,而日记是最好的历史,为此她专门设计了一次日记课堂。

利用“经典资源”打造“沉浸式课堂”。为了让学生在“云端”更“身临其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颜睿老师的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便利,有效地实现“互联网+价值引领”的在线课思政课教学理念。围绕课程教材内容精心挑选拓展视频,做到学生自学有预习,每节课内有“大餐”,每份“大餐”有作业,品好“大餐”有交流,进课堂之中有大师和大家,教学质量有反馈,师生互相有“切磋”。“老师我觉得,线上教学反而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尽情地涉猎互联网上数不胜数的优质教学资源,囊括大典,网罗众家。” 学生上思政课的获得感很强。

“我的课堂我作主”,打造 “自主课堂”。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感悟成长?这是摆在“线上课程”面前的最主要任务。把在线学习的固有特色与班级为单位的网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胡剑慧老师的授课体会。

为此,她课堂上设计了40个重要知识点小课题,让学生自己备课,自己讲解,课题一经发布,便被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领走了。用同学们的话来说,要“抢占先机”“手慢无”。

学生主讲、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自主课堂”,不仅达到了“思政在场”,更实现了学生“思想在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