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中国社会科学网:科学系统推进劳动教育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20-05-14浏览次数:473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年05月13日  

查看该版:

原文地址:http://www.cssn.cn/zx/bwyc/202005/t20200513_5127793.shtml?COLLCC=3281719987


 

科学系统推进劳动教育

2020年05月13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 (记者查建国 陈炼)近日,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主办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论坛暨德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沪举行。来自多所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劳动模范以及师生代表参加了仪式。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表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大学,应立足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科学系统地推进劳动教育,探索构建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建设劳动教育课程群、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系、打造劳动教育共同体,使劳动教育成为新时代学校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

  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副处长杨长亮提出,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始终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以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持续推动劳动教育工作。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作用,切实提高劳动教育成效,构建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发展的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系统,把劳动教育作为开门办教育的“试验田”。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认为,新时代的劳动蕴含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都应树立先培训后上岗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此外,创新性劳动是劳动演进的必然结果,也印证了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何云峰表示,劳动精神要通过具体的劳动者去弘扬。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既要注重展示劳动成效,还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

  复旦大学教授陈学明提出,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的内在潜能得以外在化的体现,是实现自我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将劳动教育作为德育重点,聚焦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和实践教育,开展特色化劳动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