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中新网上海:助推美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上应大成果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发布者:投稿(校园快讯)发布时间:2020-05-21浏览次数:353

  


本文信息:

原文来自:中新网上海 2020年05月19日

原文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20-05-19/75816.shtml


助推美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上应大成果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05月19日 17:4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19日电    香精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纺织、皮革、造纸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2019年相关行业总产值超过20万亿元,约占我国GDP总量的1/5)。香气协调、天然逼真、留香持久的高品质加香产品已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如何实现香气物质与加香基质之间有效协同与可控释放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登山计划”国际合作及多个企业攻关项目的资助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肖作兵教授带领团队14年磨一剑,通过坚持不懈探索与攻关,以科研创新力服务国家战略,成功解决了香料香精行业香气协同与释放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助力美丽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其研发的《香气协同效应与释放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2019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肖作兵团队首先创建了“S-OAV”组合法,揭示了香料物质间的协同作用规律,在国内率先发明了新型预调鸡尾酒、芳香指甲油与芳香皮革制备关键技术,通过基于分子包覆原理,借助分子自组装、界面聚合和包结络合法,在国际上率先开发了3类新型高效纳微香精制备关键技术。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探究了香精颗粒与加香基材分子间相互作用机制,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新型长效芳香皮革、纺织品、墙纸、油墨和铅笔5类产品制备关键技术。
  该项目所研发的成果,突破了国际同行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100多个产品关键制备技术,并已广泛用于香料香精、鸡尾酒、指甲油、香波和沐浴露、油墨、铅笔、皮革、墙纸等近10个行业,在百润控股集团、中国第一铅笔、名仕科技等近2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了推广与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比如,香水以前主要是调香师通过将不同的香原料及溶剂调配而成,留香时间较短,且香水的溶剂是酒精,刺激性强,本项目开发的系列产品是利用超纯水替代酒精,将纳米技术有效应用到香水制备中,通过缓释技术将香水进行包覆,对人体刺激性大大降低,而且延长了留香时间,香气也更加柔和舒适、更适合东方人对香水的需求。”肖作兵介绍,新型纳米香水通过纳米自组装及缓控释和香气分子相互协同作用关键技术,并采用超纯水替代传统酒精,创造独特的香氛。
  该成果突破了国际香水行业中长效释香关键技术难题,已成功开发出了10多个香型香水,并形成了年产30万瓶香水的工业化生产线。目前长效缓释香水因其特有技术和(超纯水)配方结构,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消费者和行业的高度认可。
  项目研究成果弥补了国内高端鸡尾酒产品和技术严重不足的现状,为饮品行业新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开创了我国高端鸡尾酒工业化生产的先河,促进了我国传统饮品行业近万亿产品的升级换代,填补了我国鸡尾酒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的空白,增强了我国饮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我国化妆品彩妆行业芳香指甲油工业化和高品质长效芳香铅笔产品方面,该项目成果开创了工业化的先河,率先制订了我国指甲油行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引领国内外彩妆指甲油行业的发展,打破了欧美企业的垄断。不仅首创实现了我国长效缓释香精产品的工业化,突破了欧美等国的技术封锁,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轻工行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与国际同类产品技术相比,该成果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领先水平。“本项目成果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消费品行业,对国民经济和全民小康社会建设产生重要影响。”项目组成员牛云蔚教授介绍,该成果在上述行业的全面推广应用,可直接对我国多数轻工类产品进行全面升级换代,有效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我国传统轻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据悉,该项目获授权专利及著作权73项(发明专利31项),在国际权威期刊J.Agr.FoodChem。等发表学术论文70篇(SCI61篇),近三年在企业应用中新增产值39.3亿元、新增利润3.3亿元、新增税收6.7亿元,实现了我国传统轻工食品行业产品升级换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