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学习强国】“厚德精技 香远益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伟大工程”示范党课开讲

发布者:郭东波发布时间:2020-10-15浏览次数:359

时间:2020年09月29日

来源:【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

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430503099919940863&item_id=6430503099919940863&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from=singlemessage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9月28日下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之以“厚德精技 香远益清”为主题党课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开讲。围绕“谱新时代科技兴国光辉篇章”“育新时代应用创新卓越人才”“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三个篇章,通过导课、结课、主题演讲、视频讲述、情景表演等形式,上应大献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特别党课。

  “‘创工程教育名校、育应用技术英才’是我们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在导课中寄语广大党员秉承“忠诚于党、服务于民、务实于岗、精技于业”的上应大党员核心价值观,做好“应用技术”这篇大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上应答卷”。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柯勤飞导课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谱新时代“科技兴国”光辉篇章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杰出代表、全国优秀教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肖作兵教授走上讲台,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天地情怀》为题,深情讲述了他作为一名以“香”为伴并毕生追求的高校教师的心路历程。上世纪90年代,国内市场高端香精产品80%被国际大公司所垄断,为了实现香料香精“Made In China”,25年来,他带领团队呕心沥血、潜心研究、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借助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全力推进香料香精学科发展。如今,上应大成为我国香料香精科学技术的领跑者,科技成果在国内近80%的规模企业推广应用,彻底打破了国际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培养了我国80%香料香精行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肖作兵教授讲述“一个共产党员的天地情怀”

  25年风雨兼程,肖作兵教授从未改变初心。期间,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待遇丰厚,他都婉言拒绝。因为,他钟爱教育和科研事业,他热爱与老师和同学们在一起。在讲述的最后,肖作兵动情地说:“正是因为对信仰的忠诚、对国家的情怀,支撑和引领着我不断前行。今天,我依旧自豪,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

  投身科学研究的情怀总是如此一致。一段微视频展现了被誉为“中国萱草大王”的张志国教授为了提升我国花卉产业核心竞争力,数十年如一日研发新品种的初心与奋斗。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拥有我国培育最多的萱草品种,为萱草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做出巨大贡献,连续4届“中国上海萱草文化节”,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朵蕴涵孝道文化和家国情怀的“中华母亲花”。张志国教授说,“我愿意把一生贡献给脚下的土地,贡献给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师道初心,师德情怀代代相传

  “同学们,如果你们现在有二百万,想要拿它做什么?”“我想去环球旅行。”“我想买个大房子。” ……这是师生共同演绎的情景剧中的一幕。

  《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她把一切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以情景表演结合视频讲述的方式倾情呈现了离休党员教师祝尔纯和她的丈夫眭忠诠两位老人捐资助学的感人故事。怀有对教育培养下一代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2001年,二老夫妇捐出数十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十万元,在上应大设立“忠诠——尔纯思想政治教育奖”,这是上海乃至全国高校第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奖”。此后的20年间,两位老人陆续把国家补给的房贴、积蓄,乃至卖掉唯一的一套住房的房款,全部捐给了学校,累计220万元。“爱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只不过选择了一种。”眭忠诠、祝尔纯两位老人对教育事业的关爱和付出在师生们的心头久久激荡……

  眭忠诠、祝尔纯两位老人(资料)

  情景剧《拼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她把一切献给党的教育事业》

  师道初心,师德情怀,在一代代上应人中不断传承永续。“教书育人是我一生的梦想。”微视频《恪守初心耀党徽》生动展示了全国优秀教师周小理教授炙热的教师梦。2001年,她毅然从山西省食品研究所副所长职位上,把自己“清零”后,来到上应大做了一位普通教师。多年来,她恪守初心,为高等教育事业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让党徽在上应校园闪耀璀璨光芒。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地跑下去。中青年教师代表带来的诗朗诵《我们都是上应人》,将上应教师的理想与信念、使命与担当娓娓道来;来自各学院的党员教师代表分享了对教书育人的理解,诉说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和信仰。

  “我们秉承薪火相传的使命!我们锻造厚德精技的灵魂!……”矢志育人的价值追求早已深深根植于上应的每一寸沃土中,流淌在上应每一位教师的血脉里。

  做新时代有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奋斗者

  66载时光荏苒,一批批上应学子始终胸怀赤子之心,坚守报国之志,在时代的发展中乘风破浪,勇于担当。上应大1972级校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康健, 1981届校友、上海东富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效东通过视频讲述的方式送来了他们对母校培养的感恩以及对学弟学妹们的鼓励。

  作为“上海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王康健将45年职业生涯全部投入到钢铁事业中,多项技术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使宝钢的冷轧技术水平赶超国际同行。“当初立志要为祖国炼钢铁,我做到了。”画面中的王康健自豪而满足。郑效东在实业报国、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成为占据国内冻干机市场头把交椅的专家型企业家。“创新是一代代上应人赓续的优良传统,”他寄语“后浪”们,“无论从事哪个行业,要做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奋斗者。”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把理想和事业深深扎根一线的1999届校友保林红和2013级校友林丹丹来到了党课现场,以沉浸式演讲的形式分享了他们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

  为了加工出全球同步的天然植物精油,保林红在云南大山里一呆就是15年,他参与了4个香料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成为全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保林红说,“我的快乐和使命,就是把理想和事业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上。”

  毕业时,林丹丹放弃了上海的优渥工作,毅然选择回报家乡,成为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第一线。骨瘤手术后不到1个月,她拄着双拐回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入户走访;连续加班昏倒在岗位上,这些从未动摇她的初心,最后整县脱贫摘帽。在现场,林丹丹分享了她最喜欢的一句话,“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

  驻村第一书记、校友林丹丹现场分享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无悔追求

  “到西部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多年来,一批批上应学子参加了“西部计划”,到西部基层开展教育、卫生、扶贫等志愿服务,用他们的青春温暖了寒冷的高原。党课上,19位支援西部的同学们送来了有“高度”的声音,“我们在这里,请祖国放心!”铮铮誓言响彻全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结课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为党课结课,他号召全校师生党员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牢记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强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