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守“沪”有我!上应教师点亮战“疫”之路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2-04-13浏览次数:568

  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到了关键时刻,我校广大师生也冲锋在抗疫一线,全力守“沪”。连日来,上应大教师严格落实封闭要求,通过多种形式奋战在社区战“疫”一线,演绎着温情动人的师者故事。据统计,有近500位上应教师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们用爱与温暖守护上海、守护共同的家园。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的战“疫”故事:

轨交学院 

  为积极配合社区抗疫工作,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文举组织成立了上应大海尚社区临时党支部,吹响抗疫集结号,到社区“双报到”。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积极担任防疫政策的宣传员和弘扬正能量的示范员;及时高效将生活物资、抗原检测试剂盒和药品送到居民家中;他们帮助居民购买生活用品,并用自己的物品支援困难居民;他们积极协助核酸检测,挨门挨户通知、张贴排队标识线、搭遮阳帐篷、摆放座椅、维持检测秩序。

  上应大海尚社区临时党支部党员目前有轨交学院李文举、张海刚,计算机学院王志敏、郭文宏、原鑫鑫、刘凡美、姚爱红,化工学院万传云,上应大家属党员李艺伟等。他们表示,要真正以自己的行动彰显“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让党旗在社区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离退委

  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这场时间和生命赛跑的竞速赛中,我校退休党员童爰芬老师拉着爱人一起报名注册了上海市志愿者,第一时间亮明共产党员的身份。维持核酸采集现场秩序、协助抗原试剂盒发放、防疫用品配送、民生保障物品送达......小区里经常能看到童爱芬“大白夫妇档为居民忙碌的身影。

  与此同时,全校有近百位离退休干部老师主动加入到战疫志愿者的队伍中,他们用质朴的语言、暖心的行动坚定地守护上海,诠释了新时代离退休老同志满满的正能量和战疫必胜的信心。

机关职能部门 

  机关第二党支部党员张雅聪当起了“楼栋管家”,承担所住楼栋居民的组织服务工作。每次核酸检测之前都会做好配合,及时组织居民下楼参加核酸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小区封闭了,她协助做好物资转运工作;晚上时间值班巡楼,及时劝返想外出散步的居民,宣传“居家就是抗疫”的理念,增强居民自我防疫意识。

  张雅聪总结出和居民友好沟通的“16字真经”:礼貌待人、微笑服务、耐心讲解、认真倾听。她说,“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民有所呼,党员必须有所应,高质量完成使命义不容辞。”

机械学院

  抗击疫情是一场硬仗,机械工程学院王兴华、杨磊2位老师,亮出党员身份第一时间投身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变身可爱的“大白”。他们穿梭在社区的每个角落,负责发放物资和宣传排查等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在核酸检测时积极做好现场秩序维持。

  “能够为自己的城市和社区尽绵薄之力,志愿服务虽然累点却很开心。在这场战争中,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只有众志成城,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他们这样说。

计算机学院

  在学校参与防疫工作两周后回到家,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薛庆水老师第一时间投入社区抗疫的工作中,他参加每一次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协助维持现场秩序,管理检测器材;每到抗原检测,他主动负责试剂发放、结果统计;在校区居民物资配送中,他又主动报名逐户上门派发。

  当居委和小区居民感激他时,他坚定地说,“我是党员,应该的!” 

理学院

  理学院党员老师叶楠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小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涉及人数众多,叶楠毅然拉上爱人一起报名抗疫志愿者。第一次穿上“大白”防护服,心情激动,满满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抗疫志愿服务汗流浃背,但他乐此不疲,坚信只要每个人做好守护一小步,上海必将离抗疫胜利迈出一大步。叶楠说,“作为高校教师,就要为人为师为学,以实际行动去带动和鼓舞学生和身边的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同样,这也是我作为党员的职责和使命。”

经管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吕频捷老师第一时间到所住小区党组织登记。作为志愿者,负责12幢楼道居民400余份抗原测试剂的发放、回收和记录检测结果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吕频捷细心地发现楼道内有许多独居老人、或身患疾病需要帮助的人群,在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后,总是主动帮助这些居民一一采样、检测,并耐心细致地教会他们检测方式以及后续登记方法后才离开。吕频捷表示,共产党员不仅仅是一种称号,更是一种责任的象征。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娜老师是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疫情之下主动下沉社区一线,争做志愿者。她舍小家顾大家,早上6点就在居委集合,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按照分配好的任务,开始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引导分流、答疑解惑、为老人登记检测凭证,保证现场秩序井然。

  其中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帮助老弱幼残等群体,所在社区有较多老年居民,不会操作线上登记,她总是耐心协助生成登记码,对于没有手机的老人就在自己手机上帮助登记、生成、发出、打印。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李娜用实际行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落到细微处。

工创学院

  面对村子面积大、人口众多的实际,为严格落实“足不出户”的防疫政策,工程创新学院杨帅帅老师主动报名参加村里志愿服务,从拦路岗亭值守,保障物资统计配送,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员,哪里需要他,他立刻站在需要的岗位上。

  在得知村子里有一位瘫痪的老人无法到达核酸检测现场时,他徒步来回1公里,尽管防护服的鞋套磨破了、汗水灌满了整套衣服,他仍将老人接到现场,顺利完成了核酸检测。送回老人后,他又立马到达了新的岗位。疫情无情人有情,杨帅帅以自己的方式,做先锋,护上海!

体教部

  在疫情紧要关头,体育教育部顾金玥老师主动申请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每天,她一早就开始回收清理楼层日常垃圾、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发放回收抗原检测试纸,统计审核楼栋信息、完成发放物资等。

  在志愿服务中,顾金玥特别关心年龄较大独居老人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更新健康云二维码,上传抗原检测信息。当居民生活上遇到困难,她及时与居委沟通,尽可能解决居民们的燃眉之急。同时,时刻督促小区居民出门戴口罩,保持两米距离,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顾金玥说,作为一名新进年轻党员,在困难面前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此次疫情,体教部近20名党员以各种形式投入到社区防疫的战斗中去。

继教学院

  闵行区梅陇镇是此次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继续教育学院杨颖丽老师主动请缨,加入所在社区疫情防控志愿队伍,她协助社区做好封控区内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为封控隔离楼的居民分菜,按照整理出来的名单逐户上门派送。

  核酸检测现场,她经过岗前培训,变身“大白”,维持秩序、人员疏导、帮助老年人注册核酸检测二维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核酸检测结束后,她又协助楼组长挨家挨户登记确认居民核酸检测情况,摸排检测人数。“我是党员,我愿意为社区出一份力。团结一心,我们一定会赢得胜利!”杨颖丽说。

文/图:党委宣传部 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