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奉贤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在我校开幕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2-11-04浏览次数:242

  11月3日上午,以“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共和谐”为主题的2022奉贤第八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活动在校开幕,我校副校长毛祥东出席并致辞。来自上海市奉贤区、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我校的专家和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奉贤区和高校师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与举措,传递南上海低碳绿色及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生态名片”。

  毛祥东表示,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对接长三角大都市圈绿色生态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咨政建言、启民育人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共同谋划和促进奉贤区生态文明建设。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奉贤区科委党组成员、科协副主席李杰表示,奉贤区始终坚持不断探索并实践城市和自然的和谐交融,这其中离不开在奉各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们汗水浇灌的暖心服务。他在会上为生态文明建设志愿者代表颁奖,表彰志愿者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会上,第四十四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冠军、我校学生潘沈涵现场进行花艺展示,借草木抒发心志,以插花表达情韵,命名为“青春之火,超越自我”的插花作品,生动诠释了“绿色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华东理工大学生态文明实践团队分享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专业特长,推进校园“河长制”,努力书写“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上海师范大学代表展演青西郊野公园生态文明科普研学路线可视化项目,诠释了他们立足上海积极开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教育资源,创新性挖掘生态研学教育的独特价值。我校城建学院师生围绕“数字货币”“生命律动”等内容进行科普演讲,为参会嘉宾生动描绘数字货币应用的光明前景,探析了琥珀的奥秘。

  在科普交流沙龙环节,与会代表前往我校植物园参观考察并现场进行插花体验式学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做好生态环保科普教育,让低碳绿色和生态友好成为上海城市形象、品质和责任感的重要内涵,是我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应尽职责。

文:生态学院/图: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