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生态学院开展“致远大讲堂”讲座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2-12-07浏览次数:33

  11月30日,生态学院举行“致远大讲堂”讲座,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张继宁副研究员应邀主讲。生态学院副院长秦巧平主持讲座,学院师生及各单位生态环境、园林和风景园林领域同行100余人相聚“云端”聆听学习交流。

  张继宁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乡村”为题开讲,就“双碳”的重要性和农业领域如何落实双碳行动两个方面,从科普“蓝碳”“绿碳”“增碳”“降碳”“固碳”和“低碳”等基础“碳”词汇开始,着重分析了我国农业领域碳排放现状和农业减排固碳的发展方向,系统解析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农科教发[2022]2号),针对其中稻田甲烷减排行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畜禽低碳减排行动等方面作了详细阐述,同时指出了可用于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的“十大技术模式”。张继宁还着重介绍了依托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上海市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农村部东南沿海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建设概况。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平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平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平台、产地环境修复与保育研究平台等四大平台。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以东南沿海及长三角地区稻麦作物与经济作物等主要农业形态存在问题以建设目标,着重以稻麦作物高产高效与固碳减排协同机制与技术、经济作物土壤障碍消除与固碳减排协同机制与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与土壤碳汇技术和农田生态系统绿色防控机制与技术研发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将实验室建成“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创新基地和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成果转化,服务产业发展,支撑国家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讲座最后,张继宁结合自身经历寄语青年学子,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奋斗之青春,扛时代之大任。

  秦巧平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主题突出,通过本次讲座,生态学院青年学子加深了对于“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理念的认知,深刻认识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未来在农业领域落实双碳行动,如何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有了更深的感悟。

  据悉,张继宁长期从事农业废弃物处理处置(好氧发酵和生物质炭化)和循环利用、蔬菜地温室气体减排和土壤固碳、蔬菜地面源污染削减、生物炭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机理研究及应用示范工作。

文/图:生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