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理论研究】郭庆松: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上海应有怎样的担当作为?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3-01-19浏览次数:10

  2023上海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于1月15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胜利闭幕。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郭庆松出席大会。

  1月17日,郭庆松在《解放日报》发表专稿文章《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上海应有怎样的担当作为?》。文章指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上海新贡献,这是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坚持“四个放在”基本定位并进而精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的必然要求,在其中展现上海作为、上海担当和上海样本。

  在刚刚闭幕的上海两会上,中国式现代化无疑是个“热词”。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等,并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三高”角度谋划上海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实质上就是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上海新贡献。显然,这是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坚持“四个放在”基本定位并进而精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篇章的必然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作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大地上成功推进和拓展、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仅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高度契合,而且本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中国特色、9个本质要求、5个重大原则,这是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系统论述的集大成者,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部署。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也明确提出“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生动的实践内涵”“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等,这是上海立足国内外环境谋划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上海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的明确表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担当
  上海要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理应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体现责任担当。
  比如,在彰显“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以及体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本质要求方面,上海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上海在这方面是可以也能够有所作为的,尤其是要在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配套制度改革方面拿出上海的前瞻性举措。既要积极发挥市场供求关系的决定作用以及有效发挥最低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合同等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要有效利用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政策力度等举措来调节人们的收入水平,还要适当通过募集、自愿捐赠和自主出资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来缩小人们的社会收入差距。
  再比如,在彰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以及体现“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这一本质要求方面,上海如何发挥先行者作用?上海在这方面尤其是要突出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这是由上海这一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决定的。特别是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要真正出台让人的个性得到尊重、才华得到展示、价值得以实现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包括在落户政策、引进待遇、税收优惠、法治保障、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还比如,在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中国特色以及体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本质要求方面,上海如何当好排头兵?上海在这方面要突出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容,这是由上海这座拥有2500万庞大人口的超大城市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其中,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固然重要,但倡导人们采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也很关键,包括鼓励人们绿色快递、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特别是使用绿色智能家电、可再生能源供热发电设备、绿色环保家居等。
  中国式现代化的上海样本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理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众多内容的最佳实践地和典型样本。
  比如,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上海不仅要在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特别是在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建设“家站点”等人民民主鲜活载体上有所作为,而且还要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探索、宣传宣介、典型案例、经验推广等方面有所创新,讲好讲活讲透上海乃至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故事,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在上海找到最好的注解。
  再比如,在把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方面,上海要在兼顾实施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同时体现自身改革集成的特色。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上海有责任承担国家改革攻坚和开放桥头堡的功能,但也需要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全力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特别是制度型开放、深入实施“三大任务”尤其是更大开放压力测试以及制度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地、持续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以强化支撑“四大功能”、聚力建设双向开放“三大平台”等任务,尤其是突出进博会的放大、溢出、带动效应等方面要有新的内容,更好彰显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和自身发展新突破功效。
  还比如,在把握“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方面,上海要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挖掘担当作为、斗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伟大建党精神为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引领和精神动力,其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铸就斗争成就,也必然进一步锤炼上海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鲜明政治品格,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上海这座充满魅力城市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上海是一座光荣之城、奋斗之城、梦想之城,也是一座不断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带来新惊喜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上海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高品质生活是上海市民的必然追求,高效能治理是上海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其中,高质量发展更是起到牵引和首位的带动作用。上海要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气象、担当新作为,以高质量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是上海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一目标的实现也是上海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体现。


  (作者为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代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