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房永征教授荣获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房永征,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突破国外半导体照明卡脖子技术,获中国轻工联合会一等奖等科技成果奖项十余项。
以爱之名 做教书与育人并重的好老师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做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是房永征的初心与使命。他以爱之名,以学生为本,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在从教道路上挥洒着智慧与汗水。“每一个学生的未来都值得期许”,多年前,房永征就开始拿出自己的工资成立教授奖学金,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学子;在江西宁都革命老区,他与当地的孩子结缘,持续资助他们上学。在他看来,尽力帮一个学生,就是为社会的未来多做一份贡献。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房永征经常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来勉励自己,他主讲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为上海市重点课程,此外,他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教学奖多项。聚焦前沿、关注行业,将科研成果、工程案例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将学习方向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这也是房永征多年来探索出来的教学风格。他努力推进的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双协同”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模式被光明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报道,相关培养方案和经验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多年悉心耕耘换来硕果累累,房永征及其团队指导培养研究生100余名,每年均有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多名研究生免试进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读博。
追光逐梦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追光史。在国外从事研究工作时,房永征得知半导体照明核心技术由日本等国垄断,于是便下定决心要推进民族半导体照明行业的发展。
抱着这样的理想和志向,学成归国后,他立即组建团队,挑起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中心的重担。在开创伊始,仅有2名老师、3名研究生、20平米实验用房的条件下,他没有因困难而退缩,心中强烈的报国之志让他愈发迎难而上。
咬定青山不放松,坐得十年冷板凳。房永征带领团队瞄准半导体照明及光探测中的“卡脖子”问题,从半导体发光材料的晶体场调控等基础科学问题出发,发明了新型的全无机荧光材料及其封装的大功率LED,成为我国照明技术的重大突破。研发的产品成功应用于上海中心大厦、天安门、英国国家肖像馆等标志性建筑上,推进了我国实现全面绿色节能照明进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在半导体照明领域,我们不仅要跟跑,还要领跑,要想领跑必须换道超车。”房永征常对团队说。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省部级及企业合作课题6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150多项,80余项授权(6项国际PCT专利),出版教材、专著8部,获中国轻工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等科技成果奖15项。
永不言弃 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房永征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祖国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当接到上海市对口支援克拉玛依市前方指挥部的援疆需求,他即刻赴疆,为克拉玛依市科技企业提供智力帮扶,将信仰之光闪耀在克拉玛依的热土之上。
他响应精准科技扶贫,支撑乡村振兴的号召,主持项目“光电农业助力云南怒江州乡村振兴”获批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服务团项目。针对云南怒江州、红河州等地生态特点,利用自主研发的特种 LED 照明器件开发及 香料作物等方面的优势,他带领团队走遍滇南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民实地交流智慧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行解决方案;邀请50多名专家进行线上线下技术指导,为当地政府和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培训服务。通过对 LED 等红光成分比例调控、灯间距、灯位置的调控,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在24年的教育生涯中,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培养出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而不懈奋斗。”房永征教授这么说,更是这么践行着。
编辑/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