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校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

发布者:吴斯琦发布时间:2023-04-24浏览次数:128

  4月24日,校党委书记郭庆松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重点围绕《习近平著作选读》“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三个问题进行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学习。

  郭庆松认为,《选读》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全面呈现新时代10年我们党推进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的历史进程,是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权威教材,要从“三个方面”把握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的重要意义,一是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两个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破解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世界性贡献。二是新时代10年我们党治国理政宝贵经验的智慧结晶。《选读》所收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经验。三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科学指南。《选读》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开卷篇,其他著作按时间顺序编排,通过历时性方式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大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的全过程,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引。

  郭庆松强调,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一要在总体上把握“三个贯通”的科学体系。《选读》涵括的140多篇著作,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二要在内容上把握“三个体悟”。一是体悟其中立根铸魂的根本立场。《选读》鲜明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立场,饱含着人民情怀、映照着赤子之心,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为人民代言、为人民立言的科学理论,将人民立场拓展开来,面向全世界人民,则展现为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二是体悟其中引领时代的磅礴伟力。《选读》生动展现了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全面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的科学指南。三是体悟其中增智强能的科学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包含世界观、历史观,也包含认识论、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内蕴着党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郭庆松指出,全校上下要把《习近平著作选读》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材,更好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具体要做好“四个坚持”“四个转化”,一是坚持学习为先: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的强大力量。要在学《选读》、悟思想的过程中,把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植入灵魂、嵌入岗位、融入实践,以勇于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崇高理想的坚守、对如磐信念的践行。二是坚持党性为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锤炼党性的强大力量。学习《选读》,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员干部的各项要求检视自身,一刻不停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锤炼。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三是坚持实践为重: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学习《选读》,要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要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自觉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谋划和推进“上应强校梦”的思路举措,转化为聚焦立德树人、加强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四是坚持建功为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把学习《选读》的成效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真抓实干、紧抓快干,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师生履好职、尽好责。

文: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