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热点排行
上月来稿量
计算机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3
宣传部 291 研究生部 248
学生工作部 119 城建学院 98
机械学院 43 理学院 77
外国语学院 75 人文学院 73
经管学院 60 教务处 56
化工学院 55 团委 51
科学技术处 46 电气学院 43
计算机学院 42 材料学院 41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

发布者:吕客发布时间:2023-08-18浏览次数:12

  8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主题教育集中学习。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学校特聘教授孙力进行专题辅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赟领读领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篇讲话精神。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主持。

  孙力应邀作了“‘第二个结合’的内在机理”的主旨报告,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理路、基本内涵、意义价值、方法论创新等进行了鞭辟入里、正本清源的分析和厘定。其一,从整体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契合、相互成就的内在逻辑,二者的有机融合使得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两者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二,分别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及其内在契合,批判了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中国古人追求的“天下大同”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等错误论调。其三,“两个结合”的成功体现了高度自觉的方法论创新。实事求是从一种修学治学精神到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和方法论原则,本身就是创新的结果,实事求是又催生了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就没有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体会,申唯正老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和经历,梳理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概括的认识。张朋光老师从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文化有何用、文化谁主导、文化谁享用等五个方面谈了文化强国如何落地生根的问题。余绪鹏老师从自己的专业认识出发,着重分析了法治文化在我国的传承发展和实践操作问题。杜武征老师从人的日常生活特征入手探讨了文化的内涵,以及如何使文化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生活方式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会学习研讨。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